您的位置 >首页>新闻动态

王俊钦:做中国的立顿

编辑:芯仙茗堂    2017-04-19

一位卖茶的商人,接手家族生意的时候,自家茶庄已开了140年。不过,他之所以接过父辈的班,是因为做茶叶,很好玩。王俊钦做茶的手法堪比药剂师,火候要经过精确测量。尽管他已喝了不下几十万杯茶,但每每有茶端到面前,他总觉得是全新的东西,非常好奇想尝一尝。

从晋江到台南

老王家原本是在福建晋江卖茶的商人,面朝大海,背靠茶园,世代闻着茶香过日子。他的祖辈在清朝年间赶上一批移民潮,1862年举家搬到台南,当时带去的全部家当,几乎都是茶叶,其中以安溪乌龙为最多。“台湾最出名的高山茶种,几乎都是从大陆引进的,我们家当时带了安溪产的茶,因为故乡在晋江,离安溪很近。”王俊钦说,当年王家一到台南,就在妈祖庙前开了间小茶庄,取名“王德兴”。一代一代的茶商将大陆优良茶种带到台湾试种,好的就留下,慢慢适应当地水土,甚至有些品种比大陆培育的还好。王家当年带去的有佛手、铁观音及乌龙,都用古法加工。这些技法在20年前已经失传,延续下来的是传统的茶种。

做茶会饿死

王俊钦几个月大时已经在喝茶;念小学时候开始对炒茶产生兴趣,凌晨两三点爬起来看师傅们炒茶,味觉特别敏感,尝一口就知道是不是好茶。高中时,王俊钦开始收藏茶壶。对于当时流行的紫砂壶他收了不少,至今已有上千个,其中包括顾景舟的真品。正因为热爱与茶相关的―切,王俊钦接手自家茶庄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。然而,父亲的一句话曾让他动摇,几乎放弃了做茶的念头。上世纪80年代,王俊钦准备考大学的时候,父亲只给了一句建议:按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,就是别学做茶,因为“做茶会饿死”。“父亲认为,卖茶是衣食无忧了之后才能做的事,靠它维持生计很困难。”他最后选择了土木水利工程专业,毕业后进入台湾地区最大的建筑公司――国泰建设,盖了7年房子。平均3年建起―栋房子,王俊钦算了一笔账,“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工作30年,也只能建10栋房子,留下10根水泥柱而已,自己并不能收获什么。”于是在1998年,他决定转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,也为圆儿时的一个梦:经营茶庄。

2002年,俊钦正式接手家族生意,王家茶庄也从台南搬到台北。王俊钦把茶庄门店设在台北市长春路,正式注册了品牌,茶庄从此改为“王德传”。每次外出旅行,他都是为茶而去。甚至直到现在,他还经常跑云南临沧、安徽祁门,以及浙江龙井等地。到大陆的茶园实地考察,王俊钦会带回很多茶叶,这些是在原产地经过初加工的茶。茶庄把它们收进来,在销售前还要进行再加工。“茶叶采摘下来后,必须马上在产地加工。所以每年清明节前我都住在云南,一定要盯着当地茶农炒普洱。”王德兴茶庄有自己的茶厂,面积1000平方米,有15位制茶师。每天清晨,王俊钦都会亲自跑去工厂试茶,将烘了一晚的茶叶逐类尝过。祖父辈试茶,都要先将茶叶放在嘴里嚼味道,而王俊钦则直接泡水,“我只相信茶泡出来的味道,父辈他们都是经验派,而现在做茶必须更加精准,注重科学依据”到了下午,王俊钦开始做试验,开发新品种。冷泡茶是祖父王奇怀发明的,那时只是泡给家里人喝,王俊钦则将其改良并批量生产。

做中国的立顿

在对品牌进行定义之前,王俊钦咨询很多人。姐姐告诉他,茶叶是目前唯一未被过度营销的产品,尤其在中国,由于有几千年的茶文化,所以不必采取特殊的营销方式,只要茶味好,都能卖出去。但事实并不是这样,正由于中国人太不重视品牌营销,才形成了现在市场上的局面:很多人都做茶,但没有一个金字招牌。斯里兰卡、英国者B有世界闻名的茶叶品牌,中国的品牌加起来,都顶不过一个立顿。王俊钦说。他想要做中国的立顿。于是,他先在茶庄名称王德传旁加了一行字:“创始于1862年。欧洲品牌以注重历史传承而出名,王俊钦对此深信不疑:“王德传是最先提出创始年份的中国茶叶品牌。外包装的设计也有讲究。王德传最早的茶罐用中国蓝”包装,用来突显中国传统文化,我们使用的蓝色是线装书、官袍马褂用的那种蓝,外国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颜色。他的目标客户群是25至45岁的白领。王德传想让都市年轻人了解中国茶。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最强,但不常喝茶,尤其不喜欢中式散装茶。王德传希望先从视觉上打动他们,满足其对生活品位和购物环境的要求。好东西并不一定难看,这是王俊钦想传达的观念。

王俊钦是一个酷爱做茶的人,与茶叶有关的事必须斤斤计较。做企业就要有“文化教养”,这是王俊钦在乎的。